
一、什么是慢性盆腔痛?
慢性盆腔疼痛(CPP)指非周期性、持续达6个月以上(也有认为达3个月以上)、对非阿片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盆腔疼痛。慢性盆腔疼痛是妇女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盆腔痛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盆腔疼痛的特点是病因复杂,有时即使做了腹腔镜检查或开腹探查也找不到明显原因,疼痛程度与病变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二、慢性盆腔痛的病因有哪些?
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粘连等器质性病变可引起疼痛,但也有许多病人仅有轻微的病理变化或无器质性改变。粘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导致的盆腔脏器扭曲并不一定会引起疼痛,即使引起疼痛,其部位及程度不一定与病变的部位及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可与创伤性性经历有关,与婚姻不幸及性功能障碍有关。
三、慢性盆腔痛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慢性盆腔疼痛包括腹腔镜检查容易发现的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粘连和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等,也包括一些隐匿性的躯体疾病(通常是妇科以外疾病),如肠激惹综合征,还包括非躯体性(精神源性)疾病。
1.下腹部疼痛或后背部疼痛:可以是整个下腹部,也可以是双侧或单侧髂窝处,或是无明显定位,常伴有阴道不适,为持续性或间断性钝痛或隐痛;患者说不清疼痛加重和缓解与何种因素有关。
2.抑郁:疼痛由性交引起或加重,但不影响性生活。患者抑郁症状显著,如无食欲、疲倦、失眠、性欲丧失或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或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
3.异常疾病行为:有一种躯体偏见,深信自己患有疾病,医生尽全力进行治疗,但仍有疼痛。
四、慢性盆腔痛的治疗原则
1.用药原则
单一用药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多采用联合用药。应特别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经常检查药物的反应,尽量减少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减少副反应和费用。
2.常用的药物
(1)止痛药: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和作用较温和的麻醉剂的复合剂以及纯麻醉剂。
(2)抗抑郁药:抗抑郁药不仅可对抗抑郁情绪,还有机制未明的镇痛作用。抗抑郁药用于慢性疼痛的疗效并不十分可靠,但由于可作为麻醉药的替代品且不易被滥用、依赖性低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3)器官特异性药物:治疗CPP的过程中,可针对胃肠症状,膀胱刺激症状和骨骼肌肉痛等。
(4)其他药物:如醋酸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可通过抑制卵巢功能减少盆腔充血,以缓解相关疼痛。GnRH-a已被建议用于鉴别妇科原因和非妇科原因的疼痛。
3.腹腔镜治疗:慢性盆腔痛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来定。
4.心理治疗:对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但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应进行心理治疗。可从简单的方法开始,如从教育和消除疑虑入手,逐步进行特殊的心理治疗技术,如放松疗法、认知疗法、支持疗法等。
5.其他疗法:包括针灸理疗、按摩等疗法
五、中医针灸疗法的优势
慢性盆腔痛用针灸治疗属于一种保守的中医疗法,可以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同时能引起局部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扩张,从而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促进局部淤血的消除。
 主穴可取中极、子宫、血海、三阴交、天枢、关元等,一般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15次为一疗程。可以增加受孕机会,改善慢性盆腔痛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