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是妊娠期母体变化最大的器官,女性非孕期正常子宫大小为50-70克,比自己的拳头还要小些,而分娩前可以增大到像普通篮球大小,体积约增大了1000倍,胎儿胎盘娩出后,子宫要在六周左右恢复到非孕期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子宫复旧,那么它是如何进行复旧的?新妈妈应如何观察子宫恢复的情况?产后新妈妈如何做才能帮助子宫顺利恢复?
什么是子宫复旧?
子宫复旧是指在胎盘娩出后,子宫逐渐恢复到未孕状态的全过程。其主要变化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子宫内膜再生、子宫血管变化、子宫下段和宫颈的复原。
具体来讲,第一,子宫体的缩小:它是靠子宫体肌纤维自身的缩复作用,使子宫的体积逐渐缩小,于产后10天左右进入盆腔,此时在腹部触诊已摸不到子宫,产后六周子宫的大小及重量均恢复到非孕期。
第二,子宫内膜的再生:胎盘胎儿娩出后,子宫内遗留蜕膜的表层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形成恶露的一部分经阴道排出体外,而接近肌层的基底层子宫内膜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内膜缓慢修复,约需六周的时间完成整个宫腔的子宫内膜修复工作。
第三,子宫血管、子宫下段及宫颈的变化,分娩后子宫复旧使子宫螺旋动脉和静脉窦压缩变窄,数小时后子宫血管内血栓形成出血量逐渐减少至停止,子宫下段肌纤维缩复逐渐恢复为非孕时的子宫峡部,产后一周子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复原,产后4周,宫颈恢复到非孕状态。
以上就是子宫复旧的全过程,那么,新妈妈该如何自我判断子宫的恢复情况呢?医生建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观察:子宫的大小和恶露的情况。
首先,子宫大小的观察:产后新妈妈可以自己在下腹部触及子宫,它就像一个圆而硬的球一样,你可以通过每天定时测量宫底部的高度来判断子宫恢复的情况,正常情况下,产后第一天宫底位于平脐水平。之后以每天1到2cm的速度下降,至产后十天,子宫降至骨盆腔内,在腹部摸不到子宫。
其次,观察恶露排出的情况:正常情况下,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为250-500毫升。新妈妈每天要观察恶露的量、颜色及气味。在产后3-4天恶露颜色鲜红,量较多,有时伴有小血块,这个阶段叫血性恶露。接下来的十天左右出血逐渐减少,颜色变为暗红至淡红,这个阶段叫浆液性恶露。产后两周后,恶露量逐渐减少,颜色变白,类似平时的“白带”,此时,因为含大量的白细胞,所以叫白色恶露。白色恶露约持续三周左右干净。
为方便新妈妈记忆,为大家提供两张简图:
子宫复旧时间简图

恶露自我监测简图

如何做才能帮助子宫更好的恢复呢?
第一,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吸吮乳头可以反射性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从而引起子宫收缩,促进子宫恢复。
第二,产后适度运动,改变传统“静养”、“ 坐月子”的习惯。提倡产后康复操等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利于产后恶露排出,促进子宫恢复。
第三,产后胸膝卧位的训练,预防因产后长时间卧床,使子宫恢复为后倾后屈位,不利于恶露排出从而影响子宫恢复。如图:

第四,产后一周内按时口服益母草产后逐瘀胶囊等活血化瘀、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帮助子宫恢复。
第五,饮食、休息、情绪:新妈妈要注意保证产后休息,保持良好的情绪及均衡的饮食,为子宫的顺利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六,产后42天复查:产褥期结束,新妈妈要按时到医院进行产后42天复查,通过检查,让医生帮助你判断子宫是否按时恢复良好,如若未能按时恢复,即“子宫复旧不良”。应立即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如理疗、药物等,协助子宫尽快恢复,避免因此导致的炎症感染等情况发生,把好产后康复的第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