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即流产后关爱(即Post-Abortion Care)。它是一种标准化的人工流产服务流程,通过在医院建立标准化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向前来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患者宣传避孕知识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从而避免重复流产的伤害。
“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PAC)项目”是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和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发起,目的是在全国设立一批PAC优质服务门诊,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服务流程,为流产后女性提供科学的避孕宣教和咨询服务,促进高校避孕措施的落实,并最终减少重复流产的发生,提高育龄女性生殖健康水平。
青少年避孕选择
中国 15~24 岁青少年占总人口的 17.1%,接近2.3 亿。近 20 年来,青少年初次性行为的年龄提前,而结婚、生育的年龄后移,使青少年人群一旦发生非意愿妊娠,多以人工流产为结局。相关的调查还发现,人工流产的青少年中重复流产也很常见。
青少年非意愿妊娠的原因除因心存侥幸未采取避孕措施外,未能采取高效避孕方法的情况非常普遍。近年来国内外积极倡导,促进长效可逆避孕方法(LARC)在青少年中的使用,以预防非意愿妊娠和延长青少年的妊娠间隔。
产后避孕
“产后”临床上被限定在分娩(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术)后最初的6周。产后计划生育(postpartumfamily planning,PPFP)主导的是分娩后1年内的计划生育服务,旨在预防间隔过密的妊娠和非意愿妊娠。
产后初期,由于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变化较大,加上子宫复旧、伤口愈合以及哺乳等因素,如发生非意愿妊娠,无论是人工流产还是分娩,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将明显增加,并对母儿健康影响更大,包括对母亲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产后尤其是产后1年内,及时高效的避孕将有效保障女性的生殖健康。
高效避孕方法大全
在流产后2周妇女即可恢复排卵,所以在首次月经之前即可能再次妊娠,而短期内再次妊娠会对女性造成更大的伤害。为了避免重复流产,流产后应立即落实高效长期的避孕措施,必须坚持和正确使用。此外还应考虑流产时发生的各种情况,如孕早期、孕中期、感染性流产等问题,以提供合理的避孕方法。

|